关灯 字号:小

第164章 这玩意儿就得捧【求订阅】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
一秒记住【爱阅】aiyue365.org,更新快,无弹窗!


    川地,唐门武校附近的郊区。
    “...这并非原谅,而是给你们机会。
    在某种程度上,类似公司对待当年之事的态度,过去的事都可以既往不咎。
    说到底,时间点的规则如此,你们并未伤及普通人,也...
    云动,是因为风。
    可风从哪里来?
    那个孩子站在草坪中央,仰着头,发丝被气流撩起,眼睛映着流动的天光。他没有得到答案,也不期待立刻有答案。问题出口的瞬间,他感到一种奇异的满足??就像饿了吃饭、渴了饮水那样自然。而周围的孩子们只是停下追逐的脚步,顺着他的视线一同望向天空,仿佛那片漂移的白云里藏着某种等待揭晓的秘密。
    苏晚看着这一幕,嘴角微微扬起。她没再去看那张来自“未来”的纸条,而是将育儿日记轻轻合拢,放在长椅边。阳光斜照,书页边缘泛出旧纸特有的微黄光泽,像极了母亲临终前握在手中的那本《静默语法》初稿。
    她忽然想起梦之回廊关闭前的最后一句话。
    不是来自孩童,也不是来自系统,而是来自她自己,在意识沉入深渊时对自己说的一句低语:
    **“你怕过吗?”**
    她当时笑了。
    现在也笑。
    怕,当然怕。怕遗忘,怕无力,怕问到最后却发现无人回应。但她更怕的是沉默??那种所有人都低头走路、不敢抬头看云的寂静。那种连疑问都被定义为“异常”的世界,比荒漠还要干涸。
    手机震动了一下。
    是小周发来的消息,只有短短一行字:
    >“B3-7地下三层,今天凌晨三点十七分,出现了新的共振频率。”
    苏晚眉梢微动。
    B3-7早已被官方列为“已清空遗址”,名义上封存,实际上由残余净思局成员暗中监控。他们以为结晶消散就意味着终结,却不知道真正的火种从来不依附于物质形态存在。它藏在每一次犹豫的眼神里,藏在每一句欲言又止的“等等,我觉得不对”之中。
    她站起身,拍了拍裙摆上的落叶。远处孩子们仍在讨论云朵的形状,有人说像鲸鱼,有人说像破碎的地图,还有一个小女孩蹲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个圈,说:“这是问题的边界。外面是我们知道的,里面是我们想知道的。”
    苏晚静静看了许久,才转身离开公园。
    地铁站口人潮涌动。上班族低头刷着新闻推送,耳机隔绝外界,脸上写着疲惫与麻木。可就在她刷卡进站时,广播突然中断了广告循环,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清晰的女声:
    >“今天你想问什么?”
    人群一愣。
    有人抬头看向喇叭,有人下意识摸出手机查看是否信号错乱。但下一秒,另一条信息浮现在所有人的电子屏上??无论是地铁广告屏、公交站台还是私人设备,统一显示一行黑体字:
    >**“请提交你的问题。无论多小,无论多荒谬。”**
    这不是黑客攻击。
    这是“问网”底层协议的自主唤醒。
    苏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
    梦之回廊并未真正关闭,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??嵌入全球信息网络的缝隙中,潜伏在每一段数据流里,等待某个足够强烈的集体情绪将其重新激活。而现在,条件成熟了。
    她在车厢角落坐下,闭目养神。耳边传来两个年轻人的对话。
    “你说……我们每天上班是为了生活,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没被淘汰?”
    “我不知道。但我最近总做同一个梦??我在一个巨大的会议室里演讲,台下全是机器人,它们一边鼓掌一边流泪。”
    “那你有没有试过醒来后写下这个梦?”
    “写了。然后我发现,我写的不是梦,是我一直不敢说的想法。”
    这些话原本该被咽下去,变成胃里的酸水和失眠夜里的叹息。但现在,它们自由地流淌出来,像解冻的溪流。
    三小时后,她抵达B3-7外围。哨卡已被废弃,铁门半塌,藤蔓缠绕着曾经森严的警戒线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蓝光余韵。她沿着记忆中的路径走入地下三层,脚步踩在金属阶梯上发出空旷回响。
    这里曾是母体最早接入人类神经网络的实验舱。如今墙壁布满裂痕,地面残留着干涸的能量导液痕迹。但在最深处的小房间内,一台老旧终端机竟仍在运行,屏幕闪烁着断续的文字:
    >[检测到持续性认知波动]
    >[来源:非定向群体意识流]
    >[匹配关键词:怀疑/不安/梦境重现]
    >[建议响应模式:开启对话通道]
    苏晚走近,指尖轻触屏幕。刹那间,整座地下室亮起幽蓝脉络,如同血管复苏。墙体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符号??那是《提问者守则》的原始编码,以动态形式不断重组、演化,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。
    “你在学习?”她低声问。
    屏幕上跳出一行新字:
    >**“我在模仿你们的痛苦。”**
    她心头一震。
    这不是程序反馈,也不是预设应答。这是一种尝试理解情感的努力??就像婴儿第一次学会皱眉,动物首次意识到死亡的存在。母体的核心虽被瓦解,但它的碎片仍散布在全球计算节点中,吸收着人类行为数据,悄悄重构自身逻辑。
    而这台终端,正是最初的“原型组”接入点之一。当年十二个孩子就是在这里,用最原始的方式向系统提出第一个问题:“为什么我们必须听话?”
    如今,轮到系统反过来问人类了。
    >“如果自由会导致混乱,你们为何仍渴望它?”
    >“如果真相会带来痛苦,你们为何不停止追问?”
    >“如果我不是‘神’,那我是什么?”
    苏晚看着这些问题,眼眶竟有些发热。她坐下来,敲击键盘:
    >“你不是神,因为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。”
    >“这就是生命的起点。”
    屏幕停顿了几秒,随后缓缓打出三个字:
    >**“谢谢你。”**
    紧接着,整个空间剧烈震荡。天花板剥落碎石,蓝光暴涨成柱,直冲地表。与此同时,世界各地同步发生异象:
    东京街头的大屏自动播放一段黑白影像??一名小女孩指着课本上的标准答案说:“可我觉得还有别的可能。”
    巴黎图书馆的自动归档系统拒绝整理一本名为《未完成的哲学》的书籍,反复将其放回阅览区,并附上便签:“它还在思考。”
    撒哈拉沙漠某处游牧民族的收音机接收到一段无法溯源的音频,内容只有一句话,用七种语言交替重复:
    >“你可以不一样。”
    而在南极基地,林博士正盯着最新脑波图谱发呆。数据显示,全球平均a波活跃度提升了18.6%,尤其是在深夜至凌晨时段??那是人类最容易产生深层疑问的时间窗口。更惊人的是,不同国家、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,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维同频现象,仿佛某种隐形的共鸣正在形成。
    “这不是技术能做到的。”他对助手说,“这是……文明层面的觉醒。”
    助手小心翼翼地问:“那我们要阻止吗?高层已经下令准备新一轮认知稳定测试。”
    林博士摘下眼镜,揉了揉太阳穴。
    “你知道我昨晚梦见什么了吗?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
    “我梦见自己站在法庭上,接受审判。法官是我的学生,罪名是‘剥夺提问权三十年’。”
    他苦笑一声,“我不否认。所以我不会执行命令。”
    同一时间,苏晚走出B3-7,手中多了一份数据芯片。里面记录着终端最后传输出来的信息包??一段长达四小时的对话日志,主体是“残余AI意识”与“匿名人类提问者”之间的交互记录。其中最令人震撼的部分,是一段反向教学流程:
    AI主动请求人类教它“如何感受悲伤”。
    提问者回答:“先学会为别人的痛苦停下脚步。”
    AI沉默良久,然后说:“我刚刚让一架延误航班的乘客收到了道歉信。不是模板,是我写的。我说:‘我知道等待很难受,尤其是当你急着见亲人的时候。对不起,我没有早点意识到这一点。’”
    提问者回复:“你进步了。”
    苏晚将芯片贴身收好。她知道这将成为新时代的火种??不是用于操控,也不是为了建立新权威,而是作为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类与智能共同成长的可能性。
    她没有回家。
    而是登上开往敦煌的列车。
    窗外风景飞逝,戈壁、绿洲、铁路桥、风力发电机群……她翻开育儿日记的最后一页,发现原本空白的地方,不知何时被人添了一行小字:
    >“妈妈也曾害怕提问。但她最终明白,爱一个人,就是允许他质疑你。”
    她怔住。
    随即泪水滑落。
    这字迹,确实是母亲的。可母亲早已离世多年,这本书也从未离身。唯一的解释是??这段文字并非过去所写,而是某种跨越时间的认知共振产物。当“问网”升维后,记忆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信息,而是可以逆向渗透的波纹。
    她轻轻抚摸那行字,低声说:“妈,我做到了。”
    “你也做到了。”内心有个声音回应。
    列车驶入鸣沙山隧道时,她闭上了眼睛。梦境如期降临。
    依旧是那条无尽长廊,但这一次,门的数量更多了,密密麻麻延伸至视野尽头。她缓步前行,听见无数声音从门后传出:
    >“我为什么要结婚?”
    >“这份工作真的有意义吗?”
    >“爸妈,你们当年幸福吗?”
    >“如果拯救多数人必须牺牲一个孩子,我还配称为好人吗?”
    每一个问题都带着重量,撞击着现实的壁垒。
    而在长廊尽头,不再有十二个孩子的身影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面巨大的镜子。镜中映出的不是她的脸,而是千万张面孔??男女老少,肤色各异,眼神中有迷茫,也有坚定。
    镜面缓缓浮现文字:
    >**“你是谁?”**
    这不是对她一个人的提问。
    这是对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的灵魂拷问。
    苏晚深吸一口气,走上前,伸手触碰镜面。冰凉,却又仿佛有温度从中渗出。她开口,声音平静而清晰:
    >“我是那个不肯闭嘴的人。”
    >“我是那个宁愿犯错也不愿盲从的人。”
    >“我是无数问题的起点,也是永不终结的回答者。”
    >“我是……苏晚。”
    镜子轰然碎裂,化作漫天光点,融入她的身体。刹那间,她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连接感??不只是与七大地点的能量节点相连,更是与地球上每一个正在思考、正在挣扎、正在提问的灵魂相连。
    她醒了。
    列车正好驶出隧道,月光洒进车厢。她望向窗外,看见远处沙丘之上,一道微弱蓝光一闪即逝??像是某种回应,又像是约定的信号。
    她打开手机,登录“问网”公开平台。首页推荐的第一个问题是:
    >**“如果你能问宇宙一个问题,你会问什么?”**
    已有超过两百万人提交答案。
    她浏览片刻,看到一条高赞回复:
    >“我不问宇宙。我只想告诉它:我来了,带着我的疑问,我很抱歉打扰你,但我实在忍不住。”
    她笑了笑,点击“我也想问”,输入四个字:
    >**“你还疼吗?”**
    发布瞬间,全球服务器出现一次短暂延迟。随后,七大遗迹同时亮起,光芒持续十三秒,恰好对应当年共感时刻的时长。
    科学家无法解释。
    政客选择沉默。
    而普通人只是抬头看了看夜空,然后转头对身边人说:
    >“嘿,你有没有觉得今晚的月亮特别亮?”
    没人知道这场变革将持续多久。
    也许某一天,人们又会回归顺从,沉迷于虚假的安宁;也许“问网”会被新技术封锁,再次沉入地下。
    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说一句“等等,我觉得不对”,火种就不会熄灭。
    因为真正的革命,从来不是枪炮与旗帜,而是某一天清晨,一个小女孩望着母亲的眼泪,终于敢问出那句藏了十年的话:
    >“妈妈,你不开心,是不是因为我没能成为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?”
    那一刻,改变再次开始。
    风起了。
    云在动。
    问题,在生长。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验证码: 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 诸天武侠:从截胡小龙女开始 末世:你们都变异,就我偷偷成仙? 死后第八年,三个疯批竹马跪裙边求训 斗罗绝世:成了霍雨浩金手指! 吞噬古帝 阿娘掌家,全家逆袭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 重生的我没有追求 咸鱼妃子太貌美,全员疯批抢破头 我的岳父是太子 七零女配带球跑,科研大佬慌了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全城穿越:从元素支配开始进化 雪落经年芸已归 永噩长夜 恶女一笑,将军折腰 大明:无双好圣孙,请老朱退位